快速访问
文章信息
参考文献
[1]ETZKOWITZ H, LEYDESDORFF L.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: 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“Mode 2” 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–industry–government relations [J]. Research Policy, 2000, 29(2): 109-123.
[2]王京传, 李天元. 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研究—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例 [J]. 旅游学刊, 2012, 27(2): 43-51.
[3]张朝枝, 杨继荣. 建构与协商: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再认识 [J]. 旅游学刊, 2022, 37(11): 75-84.
[4]余召臣. 遗产旅游与文化认同的模型建构与实践策略—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 [J].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 2022, 43(3): 34-42.
[5]马少吟, 徐红罡. 从消费到生产: 大理古城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主移民的生存特征 [J]. 旅游学刊, 2016, 31(5): 81-88.
[6]陶慧, 杨洋, 张希月. 文化主体性的呈现与解读—基于非遗旅游实践的扎根研究 [J]. 西北民族研究, 2024(2): 60-69.
[7]郭文静, 赵玉宗, 孙亚楠. 传统与现代性的交织: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实践研究—以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村为例 [J]. 传承, 2022(4): 113-118.
[8]王健立.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及开发策略 [D]. 西宁: 青海师范大学, 2023.
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
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,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 4.0) 协议发布,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、下载、引用与传播,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