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访问

查看PDF

文章信息

参考文献

[1]李洋.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的逻辑张力与调适 [J].南昌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 2025, 56(1): 116-127.
[2]肖柳生, 郭玲.数字政府建设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[J].贺州学院学报, 2025, 41(2): 129-138.
[3]李文钊.界面政府理论:理解互联网时代中国政府改革的新视角 [J].中国人民大学学报,2021, 35(4): 11- 18.
[4]杜亚斌.供需互动视角下数字政府建设对公众数字获得感的影响机制研究 [J].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, 2024, 13(5): 46-61.
[5]沈广和, 侯祎娜.场景连动何以促进基层数字治理精准化—基于T街道“链通万家”的案例考察 [J].电子政务, 2025(4): 98-111.
[6]谭翀.场景理论:大学书院文化空间分析的新路径—兼论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景转向 [J].江苏高教,2020(8): 92-97.
[7]戈夫曼E.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[M].黄爱华,冯钢,译.杭州:浙江人民出版社,1989: 102.
[8]孟令杰.场景理论下历史城区街巷空间微更新导控研究 [D].山东建筑大学, 2023.
[9]张海燕.电子媒介,场景与社会行为 [D].兰州大学, 2007.
[10]斯考伯 R,伊斯雷尔 S. 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—大数据,移动设备,社交媒体,传感器,定位系统如何改变商业和生活 [M]. 赵乾坤,周宝曜,译. 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4: 11.
[11]王佃利,滕蕾. 数字社会治理的场景构建,运行逻辑与公共价值实现 [J]. 山东大学学报:哲学社会科学版,2024(5): 125-133.
[12]王阳.从“精细化管理”到“精准化治理”—以上海市社会治理改革方案为例 [J].新视野, 2016(1): 54-60.
[13]张鸿雁.“社会精准治理”模式的现代性建构 [J].探索与争鸣, 2016(1): 12-17.
[14]李大宇, 章昌平, 许鹿.精准治理: 中国场景下的政府治理范式转换 [J].公共管理学报, 2017, 14(1): 1-13+154.
[15]黄璜.数字政府的概念结构: 信息能力,数据流动与知识应用—兼论DIKW模型与IDK原则 [J].学海, 2018(4): 158-167.
[16]张原锟, 付慧, 张树青.信息到大数据的逻辑链路模型构建研究—基于DIKW模型 [J].情报科学, 2023, 41(12): 75-80.
[17]武小龙, 张亚楠.数字平台赋能乡村治理的底层逻辑及多重限度—基于DIKW模型的解释框架 [J].电子政务, 2025(1): 65-77.
[18]张静. 案例分析的目标:从故事到知识 [J]. 中国社会科学,2018(8): 126-142,207.

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

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,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 4.0) 协议发布,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、下载、引用与传播,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