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访问

查看PDF

文章信息

参考文献

[1]陈波,徐若蓝.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生产与价值生成——以二官寨为例[J].中国软科学,2022(12):61-71.
[2]陈桂生,吴合庆.数字赋能乡村空间治理——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解释[J].云南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23,40(05):140-149.
[3]王阳,陈勇.空间整合与乡村振兴:新时代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实践逻辑[J].西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3,49(05):42-52.
[4]朱力.“空间结构化”:一个解释当代中国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[J].城市发展研究,2021,28(09):8-15.
[5]唐明贵,黎洪,胡静.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建构与实现路径——基于空间生产的视角[J].企业经济,2022,41(07):115-126.
[6]牟伦超,程励.空间生产视域下“古”镇旅游的地方营造——以恩施土家女儿城为例[J].旅游学刊,2023,38(03):107-124.
[7]傅才武,李俊辰.旅游场域中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生产逻辑与价值回归[J].江汉论坛,2022,(10):131-137.
[8]江立华,陈晖月.乡村旅游的空间生产与本质归元——基于湖南省L村的田野调查[J].江淮论坛,2013,(03):84-90.
[9]刘宏芳,明庆忠,韩璐等.民族古镇地方性生产中的旅游空间不正义表征及发生过程探究[J].人文地理,2023,38(04):55-61+155.
[10]王华,梁舒婷.乡村旅游地空间生产与村民角色转型的过程与机制—以丹霞山瑶塘村,2020,23-33
[11]袁利.论旅游空间生产的正义缺失及其治理路径[J].开发研究,2021,(05):127-132
[12]张京祥,罗小龙,殷洁等.大事件营销与城市的空间生产与尺度跃迁.城市问题,2011,(1)19-23
[13]程莉.城镇化,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增长.农业经济与管理,2020,(1):78-89.
[14]赵霞.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.中国农村观察,2011,(3):80-86.
[15]李佳.乡土社会变局与乡村文化再生产.中国农村观察,2012,(4):71-75.
[16]李伟.论乡村旅游的文化特性.思想战线,2002,28(6):36-39.
[17]宁志丹,李海娥.乡村旅游者乡愁体验对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.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:社会科学版,2015,9(5):62-68.
[18]王成,唐赛男,孙睿霖等.论乡愁生态景观概念、内涵及其特征.中国城市林业,2015,13(3):63-67.
[19]郭凌,王志章.乡村旅游开发与文化空间生产基于对三圣乡红砂村的个案研究.社会科学家,2014,(4):83-86.

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

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,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 4.0) 协议发布,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、下载、引用与传播,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