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访问

查看PDF

文章信息

参考文献

[1]姚志伟.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在私法上的法律性质[J].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 2024, 32(12): 127-142.
[2]MA L, SUN B. Machine learning and AI in marketing: Connecting computing power to human insights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, 2020, 37(3): 481.
[3]王迁. 中欧网络版权保护比较研究[M]. 北京: 法律出版社, 2008: 97-98.
[4]崔国斌. 论算法推荐的版权中立性[J]. 当代法学, 2024, 38(3): 55-69.
[5]王迁. ChatGPT生成的内容受著作权法保护吗?[J]. 探索与争鸣, 2023(3): 17-20.
[6]朱阁, 崔国斌, 王迁, 等. 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(AIGC)受著作权法保护吗[J]. 中国法律评论, 2024(3): 1-28.
[7]许瑞超. 论宪法中的权利和义务一致性原则[J]. 人权, 2023(1): 115-134.
[8]孙国瑞, 丁海俊. 民事责任与私法自治——兼论民事权利、义务与责任的关系[J]. 法学杂志, 2006(3): 80-82.
[9]冯珏. 汉德公式的解读与反思[J]. 中外法学, 2008(4): 512-532.
[10]YUAN J, GAO H, DAI D, et al. Native sparse attention: Hardware-aligned and natively trainable sparse attention[J/OL]. arXiv preprint arXiv:2502.11089, 2025.
[11]吴汉东. 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责任[J]. 中国法学, 2011(2): 38-47.
[12]申卫星, 刘云. 法学研究新范式: 计算法学的内涵、范畴与方法[J]. 法学研究, 2020, 42(5): 3-23.
[13]熊皓男. NFT交易平台版权责任否定论[J].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23, 35(6): 54-62.

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

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,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 4.0) 协议发布,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、下载、引用与传播,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