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访问

查看PDF

文章信息

参考文献

[1]胡斌. 近代中国翻译嬗变轨迹的历史考察——以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转型为视角[J]. 翻译界, 2022: 114-127.
[2]张静庐. 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[C]. 上海: 上海书店出版社, 2003.
[3]郑振铎. 晚清文选[C]. 北京: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 2011.
[4]沈步洲. 论今日中国教育界英文之位置[J]. 中华教育界, 1913, (12): 97.
[5]顾建新. 清末民初文学翻译方法与文学翻译文体的发展[J]. 外语教学, 2004, (06): 50-54.
[6]胡翠娥. 试论晚清翻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套话——兼论中国人对西方人认识的变迁[J].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, 2007, (03): 86-91.
[7]陈光华. 论翻译[J]. 江苏省立南通中学校刊, 1934: 6-8.
[8]赵景深. 论翻译[J]. 读书月刊, 1931, 1(6): 14-18.
[9]丁绪贤. 科学书籍有“中国化”的必要[J]. 晨报, 1925, (七周纪念增刊): 205-208.
[10]鲁迅. 论翻译[J]. 文学月报, 1932, 1(1): 9-13.
[11]赵稀方. 后殖民理论[M]. 北京: 北京大学出版社, 2009.

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

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,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 4.0) 协议发布,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、下载、引用与传播,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。